.
「她的繪畫沒有批判,沒有故事,沒有現實的景物,只呈現一
~鄭芳和/
.
王筱雯(1979 ─ )出生於台灣,年幼時在祖父位於台北近郊的工廠長大。10 歲那年,她隨著家人移民至位於澳洲西部的伯斯,並於大學畢業後取得物理、機械工程雙學位。而在她終於發現自己熱愛藝術之前,她曾在礦業工作了數年。之後,王筱雯進一步完成當代藝術學位並開啟了全職的藝術家兼作家生涯。目前她居住在故鄉──台灣。
作為一名跨領域藝術家,筱雯曾獲得澳洲國家視覺藝術獎、澳洲年輕畫家藝術獎等多個獎項的肯定。其作品多次在紐約、洛杉磯、雪梨、香港以及台北等地展出,並受邀在舉辦澳洲溫尼獎(Wynne Prize)與舒曼獎(Sulman Prize)這兩個知名度極高藝術獎的新威爾斯美術館展出(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)。她的創作與展覽除了廣受澳媒及國際各大媒體大量報導之外,亦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公部門、私人藏家、公司行號等單位收藏她的作品。
受到多元文化背景的洗禮影響,王筱雯在創作美學及哲學上,著重於運用純粹抽象的藝術形式探索精神世界的奧妙與超然,並透過層層疊加的顏料,以實質的「存在」喚起全人類看似私密卻又共通交疊的生命經驗。她的畫作蘊藏著對理性秩序的嚮往,看似經過巧妙、嚴謹構思而運用之色彩、創造之構圖與肌理同時也結合了如冥想般既直覺、感性、又無形的創作過程 。藉由一層層反覆疊上的畫料所創造深邃的空間感與漸層調性,筱雯的作品帶領觀者抽離現代生活的忙碌、紛亂,邀請他們傾聽潛藏內在靜宓深處的樂章,與自我心靈對話。
王筱雯對周遭環境竭盡的熱愛,同時展現自己對內在生命濃厚的興趣。她藉由雕塑及裝置藝術創作來探索、呼告極大的地球隱憂──作為人類的我們是如何與環境相處,又是如何影響整個世界。
不論是在人生還是事業上,筱雯的一生都一心嚮往著同一件事:追求真理,渴求生命的意義。 她透過科學找尋外在物理世界的真相,而藉由藝術尋求形而上式的內在自我,尋覓生而為人的意義與價值。
.
.
簡歷:
畫冊:
夢, 2014
湛藍之外, 2014
源, 2013
靜, 2013
2012 Gaffer 畫冊
輝, 2010
禱, 2009
媒體報導:
Tatler Asia , 2022年10月22日
朱家綺 我的綺想生活PODCAST,台灣, 2022年7月14日
典藏 Artouch,台灣, 2022年7月22日
源雜誌,台灣, 2017年9/10月
中國時報,台灣, 2017年3月3日
華宇月刊, 台灣,2017年2月
Belle雜誌, 澳洲, 2014年11月
由除魅到復魅−王筱雯的歸根 – 台灣藝術收藏+設計, 鄭芳和, 2013年7月
王筱雯畫作 空靈見禪意 – 台灣人間福報, 2013年7月18日
今藝術, 台灣, 2013年8月
抽象之「源」 – 香港亞洲藝術新聞, 2013年7月/8月 第23卷 第4號
自由時報, 台灣, 2013年7月28日
心境 – 香港亞洲藝術新聞, 2011年11月/12月 第21卷 第6號
Something for everyone – 澳洲西澳洲報, R. Spencer, 2010年10月15日
Illuminating abstract – 香港亞洲藝術新聞, 2010年9月/10月 第20卷 第5號
Prayer on a g-string – 澳洲西澳洲報, R. Spencer, 2009年9月18日
Uneasy bodies of work – 澳洲The Wire雜誌, J. Bahr, 2009年9月10日
澳洲西澳洲報 – S. Bevis, 2009年7月18日
.